【导读】
2005年,一位故宫博物院陶瓷组研究员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文物市场95%为赝品。”此语一出,四座皆惊。这对于时下红火的文物收藏界,无异于晴天霹雳。新瓷配旧器真假难辨识,用老锔、旧老底儿蒙人,将高仿瓷打碎当“残片”卖,或老胎新画、废瓷复烧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个儿认自个儿的眼力,谁也不服谁的架势,让收藏界热闹起来。大大小小的鉴定公司,如雨后春笋,让人眼花缭乱。一时间,藏品的确真成了古陶瓷收藏的瓶颈。确真了才有自信,才有说服力,藏品才能进行展示,甚至是流通,让收藏界健康有序地发展。那么,如何确真成了各位藏友最关心的话题。
真品 or 赝品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古代艺术品收藏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集各位老师眼学之长的基础上,希望以科学鉴定方法为辅助,探寻一套行之有效、可以推而广之的鉴定方法。那么首先要对科鉴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当下有哪些科学的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适用于什么条件?哪几种方法在古陶瓷确真甚至断代的检测上更为准确?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为探索当代科学鉴定古陶瓷的途径,近日,专委会成员走访两位知名的科技鉴定专家,向两位专家一解科鉴之谜,与他们共同交流探讨。
探寻热释光的鉴定方法
2020年6月8日专委会拜访苗建民老师。苗老师重点介绍热释光检测原理、其优势所在,以及热释光在全国文物系统的广泛应用等情况。
苗建民,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文保科技部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古陶瓷重点科研基地主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北京捍真陶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研究员。长期从事古陶瓷科技发展史、产地判别和年代学研究工作。1980年代始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开展热释光年代学研究工作。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核技术》《文物》《考古》《故宫博物院院刊》《Archaeometry《X-Ray Spectrometry》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探寻无损成分检测的鉴定方法
2020年8月19日拜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冯松林老师。冯老师通过自身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了目前适用于古陶瓷科技检测的两类方法:第一类,用于古陶瓷测年的碳十四、热释光、光释光、脱玻化和激光拉曼测羟基;第二类,采用比对方法的微痕观测、X射线荧光分析、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和中子活化分析。冯老师还详细地介绍了每种方法的检测原理、测试环境,以及各自优缺点和现在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