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两会召开以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大计等问题的提案议案成了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吕建中在两会期间,立足国家文化、“一带一路”、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层面提交8份建议,反映文化保护、产业发展、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和心声,以及为养老事业等社会问题建言献策。
具体包括:《关于促进文化艺术品交易和流通助力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议》《关于打造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助推海南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议》《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文物艺术品数字化保护利用的建议》《关于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完善帮扶机制促进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关于发挥好社会组织作用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建议》《关于探索与发展居家式养老模式的建议》
促进文化艺术品交易和流通 助力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吕建中代表认为,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历史机遇下,应用好用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通过线上线下文化艺术品的交易和流通,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在海南打造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新的集聚区,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艺术品贸易便利化,进而形成国际旅游目的地,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这对于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推动自贸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建议:
一是应结合海南自贸港在关税、所得税政策上的优惠政策,遵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方针,建议研究在海南尽快试验国际文化艺术品零关税展示、存储和交易。
二是围绕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模式创新,建议允许交易平台在艺术品交易结算国际化,艺术品资产化,艺术品金融化,艺术品的登记确权、交易、结算、交收等环节的国际化,艺术品订金订单交易新场景等领域进行大胆探索。
三是建议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的保税、人员进出境便利优势,建设国家级的文物保税仓储、鉴定、登记、修复、研究、展示、流转等综合服务平台。
四是建议通过政策扶持,推动文化艺术品线下交易和流通,吸引国际文化艺术品的仓储、展览、交易、物流配送等方面的资源要素聚集海南,用创新的模式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和文旅产业园区。
五是建议文化和旅游部协同质量技术监督局研究出台系统性、统一性的管理法规,对艺术品鉴定、评估、溯源专业机构资质进行认定和管理。
六是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对文化艺术品交易流通所急需的专项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给予专项支持。
七是建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及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制定完善艺术品的鉴定标准和交易规则。
打造国际知名会展品牌 助推海南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
吕建中代表深入研究海南省会展业发展时发现了四个问题:一是多数会展活动规模小。目前海南会展活动大多属于地方性展会,且缺乏特色,未能与当地相关产业有效对接,使得展会规模效益偏弱,号召力不强。二是缺少国家层面、有自主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会展品牌和以海南作为永久会址的国际知名文化会展品牌活动。三是会展活动软硬件有待提升,现有场地设施和场馆利用率尚显不足。四是本地会展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化运作能力较弱、国际知名度较低等。
以上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南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制约着海南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目标任务的实现。相关建议:
一是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充分考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特殊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尽快出台支持海南省发展会展经济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国内外文化和会展企业特别是全球知名的会展机构落户海南。
二是希望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贸促会等相关部门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会展活动特别是文化类会展活动较多地安排在海南举行。在继续办好海南国际电影节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海南省举办诸如国际文化艺术品贸易展览会以及海南戏剧节、文创节、美食节、服装节等一系列国际会展活动。助力海南打造规模最大、门类最全、影响力最广的“国际会展之都”。
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建议:
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支持大量中小博物馆逐步完善造血功能,实现良性发展,需要进一步理清政府、社会、企业的关系,明确权责、拓宽渠道、创新管理,合理使用国家资源和国家财力并吸引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特别是非国有博物馆健康高质量发展。
在进一步推动社会力量、民间资本投入到博物馆事业的建议中,他特别提出,要通过行业组织的协调和引路作用,在宏观政策引导下,推动建设若干博物馆集群示范项目。
文物艺术品数字化保护利用
他认为,随着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的到来,对文物艺术品的保护利用最好的办法就是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采集文物艺术品的全息数据,构建文物艺术品大数据库,推动文物艺术品的数字展示鉴赏、数字资产交易、数字文物保护等方面的产业化应用,借助文物艺术品讲好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关建议:
一、 建议加大文物艺术品数字化保护利用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将文物艺术品数字化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纳入到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里。实现科技与文化的深度统合与创新发展。
二、 建议尽快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从而促进文物艺术品数字化过程的标准化、大数据存储格式的标准化,促进各类博物馆艺术品机构之间数据共享流通,推动数字资产交易,加快形成文物艺术品数字新经济、新业态。
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促进文物艺术品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展示和数字化交易相关项目的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艺术品数字化和产业化项目中。尽快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制定相应法规和政策,促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文物艺术品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的建设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文物艺术品数字化保护利用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在审批上为其开辟绿色通道。
建议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但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看,民营企业融资中仍面临信用利差高、信贷占比低以及存在融资隐性门槛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吕建中代表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优化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考核机制及资本监管要求,优化贷款支付方式。
二是设立独立的信贷政策,提高风险容忍度。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及考核指标建设,充分调动银行业务人员对民营企业“敢贷、愿贷”的积极性。
四是设立民营企业扶持基金。通过政府资金先投入再引导社会资本加入的方式,集合社会力量参与到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上来,形成广泛的民营企业关怀、帮扶机制。
促进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吕建中代表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开拓海外市场时仍需解决一些问题:一是中介服务体系和中间组织尚不健全,民营企业海外发展在获取法律、会计、风险评估、投资信息等服务时还有一定困难。二是金融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民营企业“走出去”面临融资渠道窄、成本高等困难。三是外部压力加大,近年来国际上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态势明显,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多等也对我国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造成一定困难。四是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各国旅行禁令、社交隔离、人员流动限制等防疫措施的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遭受冲击,为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相关建议:
要进一步发挥商协会组织纽带和平台作用,鼓励支持其组织协调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要完善推动商协会组织协调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出台实施细则,探索建立工商联和商会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引导我国商协会组织更好承接公共服务、参与社会服务,在国际法律、会计、审计、评级、评估、仲裁等领域为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配套服务。
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一是由人民银行牵头制定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的实施细则。二是加快推进我国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直接融资。三是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指导、财务咨询等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国际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帮助民营企业提升融资能力。四是制定全国统一的、专门的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跨境并购提供财税、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简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并购融资审批手续。
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吕建中代表表示,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国际事务方面还存在许多挑战,普遍面临着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缺失、文化习俗差异等外部性不利因素,以及组织自身能力不足、经验欠缺等内部制约。
相关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统筹各方资源,构建我国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组织促进的立体格局,全方位加强同各国各界人士的交流交往。
二、支持我国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协调推动我国社会组织发挥好统筹性、专业性等特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和国际经贸规则制定。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进取精神,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话语体系,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加入社会组织。
探索与发展居家式养老模式
吕建中代表认为,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需要立足生命全周期,从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健康知识传播、健康体验到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全过程、全链条地给予老年人健康支持。而居家式养老可以确保老人、子女、养老医师人员、机构各取所需,是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的模式。
吕建中代表基于此情况,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加强对居家式养老模式的探索,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居家式养老示范点;推动建立居家式养老的相关服务实施细则和服务评价标准体系。
二是建议加大对居家式养老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包括自然资源部对居家式养老试点项目在供地上应给予优先保障;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出台支持居家式养老服务项目的优惠政策。
三是建议推动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开展中医康养、养老技师培训、考核、认证工作,开展规则、标准制定工作;培养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医养、康复、护理等专业人才队伍,填补开展居家式养老所需要的人才缺口,推动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